《中国科学报》(2024.11.08):让机器人拥有生命!他历经3年斩获“科学探索奖”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兆昱
10月19日,在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获奖科学家携亲属在红毯上亮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连庆一家四口也不例外。
刘连庆的小女儿盼着走红毯,已经盼了3年。8岁的她一心想穿上梦寐以求的公主裙,和爸爸一起走在聚光灯下。今年,她终于如愿了。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
对刘连庆而言,这3年的等待远不止于一场红毯秀。带着对类生命机器人与微纳操控的未来设想,他曾三次站在“科学探索奖”的答辩台上。在经历两次失败后,他愈挫愈勇。
“科研历程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刘连庆笑着说,但自己“钝感力”很强,最后能成功就很开心。
“‘坚持’干一件事不如热爱干一件事,坚持给人的感觉是被动的,而热爱是主动的。只有热爱,才能进入心流状态,走得更长远。”刘连庆说。
机器人有生命?这不是科幻
机器人能拥有“生命”?听起来像是科幻,但在2024年“科学探索奖”的答辩现场,刘连庆带来了这一设想的现实版本。
他分享了自己两个“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一个是类生命机器人,另一个则是对先进制造至关重要的微纳操控。
想象一下,当你切开一个机器人,看到的不再是电线和电路板,而是肌肉、血液、细胞这样的生命系统。这种机器人不仅具有人形外观,还具备真正的生命机制。
这正是刘连庆的类生命机器人构想。为了将这一“天方夜谭”背后的解决思路和支撑工作阐释清楚,刘连庆在40页答辩PPT之外,又特意准备了40页补充材料,专门用来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目前的仿生机器人,无论是‘大狗’等四足机器人,还是各种人形机器人,都只是模仿生命的外形。”刘连庆介绍,而类生命机器人将在分子细胞的尺度上,实现机电系统与生命系统的融合。
“机器人最核心的三大功能——感知、驱动与智能,当下依赖的都是机电系统。我们要把感知变成生命感知,驱动变成肌肉,智能变成神经涌现。”刘连庆补充。
几年来,刘连庆的设想正逐步转化为现实——将响尾蛇感受热红外信号的离子通道“放进”机器人系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要知道,现有的红外传感器依赖半导体原理,在极低的冷却温度下,才勉强达到0.01K的感知精度。
而响尾蛇能在自然环境中,凭借眼睛下方颊窝处一个微小的离子通道,精准感知红外信号。在常温常压下,精度达到0.001K。
刘连庆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上海药物所和中国科大的同事合作,详细探究了响尾蛇感受红外的物理机制。
“将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成果直接应用到机器人身上。”带着这样的想法,刘连庆与合作者一起,将蛋白提纯,表达在模式细胞上,并将细胞组成器件。就这样,机器人被赋予了类似响尾蛇机理的生命感知能力。
刘连庆介绍,团队还在探索如何将肌肉纤维引入机器人系统,以实现生命驱动。
在智能方面,刘连庆团队也在进行开创性尝试。他们通过3D打印和体外培养大脑细胞,让机器人基于“碳基大脑”进行简单的路标识别,并沿着特定路径自主行走。
类生命机器人的潜在路线图
“种”出一个科学梦想
刘连庆的另一个方向——微纳操控,则是类生命机器人思想的起点。
“在我的研究体系里,这两个方向就像DNA的双螺旋。它们扭打缠抱在一起,不断向前推动。”刘连庆笑着说。
在提出类生命机器人概念前,微纳机器人是刘连庆研究十多年的“老本行”。微纳机器人,顾名思义,是微型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它们潜力巨大,可以进入人体细小的血管分支,完成精准医疗。
在此过程中,刘连庆经常与细胞、DNA分子、细菌这些极其微小的物质“打交道”,逐渐形成了生命科学与机械领域交叉的“跨学科”思维。
彼时,中国科学院刚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其中,B类先导突出原创性、引领性和学科交叉,“扩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受此启发,刘连庆忍不住思考——如何创造一种大家没听过、没想过、没见过的机器人系统?这成了他的一个科学梦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类生命机器人的想法发芽了。
刘连庆的妻子也是大学老师。夫妻二人在家常常交流科研工作,被一旁玩耍的大女儿(当时4岁多)听了去。孩子很天真,她拿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种”在花盆里,仰着小脸问爷爷:“我想种一个玩具,明天能长出来,爸爸的科学梦想也是这样吗?”
随后的十余年,刘连庆持续投入到类生命机器人的探索,陆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相关项目的支持。
而在2024“科学探索奖”答辩现场,刘连庆所阐述的微纳操控,则展现了拓宽科学边界的更大“野心”。
传统上,机器人被视为制造工具。刘连庆想:能不能将机器人变为测量工具?毕竟,在制造领域,“没有测量就没有制造”。
类生命机器人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用到微纳操控与测量。比如,在将带有敏感离子通道的细胞“移植”到机器人系统的过程中,微纳测量可以检测到细胞表面的振动,以及细胞的软硬度,从而知道电信号的大小。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如果制造精度为10微米,测量精度则要达到1微米,这对机器人的精度和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当前,科学研究有‘四极’: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刘连庆的研究,同时具备后三“极”的特点。
失败却无低谷期:“钝感力”是秘诀
结束答辩的次日上午,刘连庆照常来到沈阳自动化所,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微信却一直响,他拿出手机一看,都是好朋友发来的“获奖”祝贺消息。
“在科研过程中会不断经历各种答辩,胜败都是常事。这次获奖,很激动。”刘连庆回忆起自己前两次申请“科学探索奖”失利后,女儿还安慰自己。
“太小瞧老爸了。”刘连庆笑着说,自己有一颗“大心脏”和超强的“钝感力”,让他能在科研之路上保持平和。
这种钝感力并非麻木,而是一种专注于科研本身、不过度在意成败的心态。当被问及有无“低谷期”时,刘连庆坦言:“有时在别人看来我有,但我没感觉到。”
作为一位导师,曾经有一件事令刘连庆“感到伤心”。有一篇他和学生投入很多心血的论文,历经三轮审稿,却最终被国际期刊拒稿。他不为自己遗憾,而是心疼花了5年为“憋大招”、迟迟不愿发表论文的学生。尤其是在审稿过程中,这名学生高强度地连续补做了很多实验,仅回复意见就写了40多页。幸好,那篇论文最终在一本国内顶尖期刊上顺利发表,并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这条路上,他和学生坚定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刘连庆(一排正中)等与学生参加2024年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RA 2024)
2024年,是刘连庆冲击“科学探索奖”的第3年。与前两次答辩相比,这次他更加关注如何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范畴内进行前沿探索。
这一调整,让他的答辩不仅有科学高度,更具现实意义——“在先进制造领域,既要注重科学的发现,也要注重对国家的贡献。”最终,他赢得了评委的认可。
“这是一个让人着眼于未来的奖项。”刘连庆总结,过去的成绩,只占整个答辩时间的一小部分,对未来的设想和规划才是核心。
“科学探索奖”2024年颁奖典礼
比起奖金和荣誉,刘连庆更珍视“科学探索奖”为青年科学家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尤其是学科碰撞的机会。他期待与更多优秀的同辈交流,产生新的灵感。
“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发论文上。”沈阳自动化所一位老师的话,让刘连庆至今记忆犹新。如今,他的梦想是做好基础研究,既“顶天”又“立地”。
“科学探索,要从孩子开始。”刘连庆希望,一代代人的热爱汇成创新之流,奔向未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