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协同办公平台
|
ARP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媒体焦点
视频新闻
专题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院士专家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科研成果
概况介绍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研究队伍
院士专家
杰出青年
招聘教育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国际交流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共建平台
合作动态
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公司
创新文化
文化活动
所报
形象标识
创新文库
党群园地
党群组织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新闻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媒体焦点
视频新闻
专题
园区风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研动态
沈阳自动化所提出AFM和扫描微透镜关联显微镜的跨尺度成像新方法
| 发布时间:2022-04-08 | 【
打印
】 【
关闭
】
AFM和扫描微透镜关联成像示意图
半导体芯片成像结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基于微透镜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将AFM与基于微透镜的扫描光学显微镜相结合的无损、快速、多尺度关联成像方法,相关成果以论文的形式(
Correlative AFM and Scanning Microlens Microscopy for Time-Efficient Multiscale Imaging
)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 (中科院一区,IF= 16.806)。
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半导体晶圆的错误检测、缺陷定位和分析对于质量控制和工艺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提高芯片特征结构的检测分辨率和效率,需要发展新的大范围、高分辨、快速成像技术。
为此,依托于沈阳自动化所的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自动化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成像方法。科研人员将微透镜与AFM探针耦合,通过在面向样品的微透镜表面上沉积扫描探针,将基于微透镜的光学成像和AFM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三种成像模式:微透镜快速高通量扫描光学成像、表面精细结构AFM成像和微透镜AFM同步成像。
实验结果表明,微透镜的引入提高了传统AFM光学系统的成像分辨率,成像放大率提高了3-4倍,有效地缩小了传统光学成像与AFM之间的分辨率差距。与单一AFM成像模式相比,成像速度提高了约8倍。高通量、高分辨率AFM和扫描超透镜关联显微镜为实现微米到纳米级分辨率的跨尺度快速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微球超透镜的跨尺度同步微纳观测与操作系统)和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的大力支持。(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辽ICP备05000867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503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35号 邮编:110169
留言反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