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二号”大洋58航次首潜告捷

发布时间:2020-02-11

“潜龙二号”完成首潜回收
      2月7日,“4500 米自主潜水器“潜龙二号”安全回收至“大洋一号”船,顺利完成了大洋58航次的首次下潜任务。  

  此次下潜是“潜龙二号”继大洋40航次、43航次、49航次后,第四次挺进西南印度洋,也是“潜龙二号”在完成潜水器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航次应用。本航次,“潜龙二号”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区勘探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勘测、探测和取样数据。  

  本潜次“潜龙二号” 在地形起伏1300多米的区域,通过出色的自主避障和稳定的航行控制能力,近海底工作超过43小时,航程约113千米,最大潜深3109米,获得了多金属硫化物区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水体探测数据以及磁力数据;首次通过模块化搭载方式外挂自然电位仪,首次实现了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深海的自主采水功能,为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潜龙二号”大洋58航次首潜成功,为后续多区域大范围勘探奠定了基础。经过维护保养,它将迎接下一个区域勘探潜次的挑战。  

  “4500 米自主潜水器(潜龙二号)技术升级及科学应用”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该项目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牵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技术总体责任单位,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共同研制。项目旨在围绕典型热液区羽状流扩散机制及物质通量估算、基于近底磁力分布特征的典型热液区深部结构、中大比例尺评价区硫化物资源潜力三个科学问题的研究,对“潜龙二号”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提升系统作业能力和效率,为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勘测、探测和取样数据,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水下机器人研究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