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20.11.02):科技“金手指”,把穷山沟“点”成聚宝盆 荒地村,地不荒人也不慌了

发布时间:2020-11-09

  本报记者 孔爱群

  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取出一盘蜂巢,上面爬满小蜜蜂。

  “这就是中华蜂!”10月20日,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荒地村,养蜂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春国提着蜂巢对记者说,“原来一箱蜂,现在变成20箱了。”

  “中华蜂是中国特有的蜂种,不随蜜源走,可定点饲养。”一旁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许思明解释,中华蜂体形小,采小花蜜,蜂蜜每公斤售价可达400元以上,“一箱蜂能顶一头牛!”

  荒地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窝窝”,全村625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近1/6。

  现在的荒地村一改旧貌,除了养蜂,食用菌、中草药、经济林等致富产业也“遍地开花”。一样样加起来,去年全村年产值达到3450万元。

  如此巨变,从何而来?

  这还得从6年前说起。2014年8月,中科院沈阳分院组建科技扶贫工作队赴荒地村,皮英民担任村“第一书记”,同年11月,增派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思明做技术负责人;2018年,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宋卫东作为村“第一副书记”也加入队伍。为了让荒地“不荒”,仨人在村里同吃住,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产业发展上。

  荒地村,八山半水半荒一分地,山上大部分树木为柞树,全村一半多农户靠养蚕赚钱,但受天气、病虫害、市场因素等影响,收入并不稳定。

  柞木是生产食用菌的最好基料,工作队一来到村里,就想到了种植食用菌。“就地取材,既节省成本,又见效快。”皮英民说,过去由于资金投入问题,全村仅有3户种植食用菌,无法形成规模,卖也费劲。“要干就干大!”经村“两委”多次商讨,最后决定引进资金进行规模化生产。2016年底,100亩香菇标准化生产大棚建成,招商引资198万元。同时,建起240平方米冷库一座,150平方米干燥室一间,260平方米简易加工房一处,翌年收入就达到260万元!

  “现在大棚已发展到300个,年收入近千万元。”在香菇生产小区里,许思明介绍,冷库出租费作为村集体收入,村民可自己种菇,也可打工,这里用工高峰时吸纳劳动力达200人,贫困户优先就业。

  “在这里剪菇腿,一天可以挣80元。”在一堆刚采收的香菇前,腿有残疾的贫困户丁秀云手不停闲地说,“儿子上大学,我不出村打工,坐在家里分红,搁过去,哪敢想!”

  除了打工分红收入,丁秀云家还养起了蚯蚓。为解决废弃菌棒利用问题,工作队在村里建设了20亩蚯蚓养殖示范基地。“养蚯蚓的土用栽培香菇剩下的菌棒和牛粪制成。”许思明说,养蚯蚓每亩收入几千元,既能解决菌糠、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二次污染问题,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除了种香菇、养蚯蚓,养蜂也在村里兴起。2016年,扶贫工作队把养蜂列入精准扶贫项目,将杂交繁育的中华蜂无偿发给7户贫困户和示范户,现场培训指导,收效良好,每户增收1.5万元以上。“多亏中科院的工作人员帮助我养蜂,不然我孩子上学都费劲。”王春国告诉记者,自己有仨闺女,大女儿上大学,还有双胞胎在镇上读初中,“上有老,下有小,单靠养蚕不够干啥,今年雨水大,蚕就没赚到钱。”

  在村里一片200亩的桃林边,许思明告诉记者:“三年后,这片桃林就能见到效益啦。”早在2015年,结合荒地村高效生态经济型小康示范村规划和村域特点,工作队就指导村民发展经济林,推广种植黑沟毛桃和中药材间作。种紫苏子每亩能收入4000元,种黄精、苍术等中药每亩收入5万元。通过示范种植,荒地村已推广果树500亩、中草药270亩、山野菜70亩,林下经济在村里逐渐生根。

  山村傍晚,夜凉如水。村子深处,近山的一座农家小院映入眼帘,这里是工作队驻地。小院门口挂着“长白山系中华蜂种群繁育基地”和“科技扶贫经济林示范园”的牌子。院里引进种植了抗寒水蜜桃、西梅、欧美杂交大榛子、蓝莓、冷香玫瑰等经济作物。投资少、收益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多、快、好、省的农业发展模式,正在悄然改变往日落后的小山村。

  荒地村偏僻,但景美,有省内最大的瀑布群。“我们还打算发展旅游业,咱村走向小康生活不愁。”曾在外地做工程,去年回村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蔡兴伟充满自信。

  今天的荒地村,不仅地不荒,人也不慌了!

  走·想

  同样的山村,科学的发展思维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6年间,荒地村从产业单一到产业兴旺,村民从消极无望到充满希望,在由贫穷落后的负债村迈向绿色生态的小康村过程中,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还是那些土地,资源还是那些资源,荒地村通过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产业链和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