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辽宁(2018.05.21):中科院在沈机构公众科学日 “潜龙三号”受追捧

发布时间:2018-05-30

  5月19日和20日,2018年中国科学院在沈科研机构公众科学日活动顺利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各机构举办了多场科普报告和对外开放的科普活动,吸引很多市民前往参与。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科院一项重要的科学传播活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公众科学日以“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为主题。

  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表示,本次公众科学日该院将免费开放60余个实验站点、机器人展厅、标本馆等科普基地与场馆,通过专家科普报告、科学体验营、青年科技专家走进校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示中科院系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年底“潜龙三号”还有新任务 

  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在沈阳自动化所举行,该所为此推出了建所60年主题展和机器人成果展,首次展出的“潜龙三号”自主水下机器人受到现场小朋友们的热捧。

  “潜龙三号”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立项,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潜龙三号”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可潜至4500米海底。它的“嘴巴”上装有前视声呐,可将潜水器前进方向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眼睛”是水平槽道推进器,辅助潜水器快速转弯响应;4个“鳍”是4个全回转式舵,靠其操控实现潜水器的灵活前进后退、上浮下沉、左右转弯;“肚子”侧下安装着测深侧扫声呐,实现探测海底精细地形地貌功能;“尾部”是磁力探测仪。

  “潜龙三号”是以完成大洋矿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任务为主要目标,“潜龙家族”未来还会继续壮大,年底“潜龙三号”还将参加海底资源探索任务。

  钛合金3D打印已应用于医疗领域 

  在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很多项科技前沿技术。 

  钛合金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治疗等骨科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骨骼差异性为其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替代物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在短时间内为患者快速制造出最合适的替代物,成本和制造周期均大幅降低,从数据采集、加工制造到手术植入患者体内可以在三到四天内完成全部工作,有效避免了传统的骨骼替代物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耗费时间长、替代物与患者不匹配的风险。 

  此外,迄今为止所能制备出的最轻的固体物质气凝胶,系列高效砷吸附纳米净水材料等,也被众多市民点赞。 

  90%的毒蘑菇“戴草帽、系围裙、穿靴子” 

  沈阳应用生态所卢宗云研究员为文化路小学的学生们做了题为《化肥—人类的功臣》的科普报告。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东北生物标本馆馆长袁海生介绍,90%的毒蘑菇呈现出“戴草帽、系围裙、穿靴子”的特点,即“头上戴草帽”,就是在蘑菇头部有鳞片状凸起,或是红色或是白色;“腰间系围裙”,就是在菌托有一圈环状物;“脚底穿靴子”,在菌地面的根部有又红又大的球状物。

  此外,志愿者还向市民讲解了菌类的科学知识,带领公众参观了植物、真菌、苔藓、肥料等科普展区,并动手学习了标本制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