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17.04.15):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创新实录

发布时间:2017-04-17

  新华社沈阳4月15日电 题:海阔天空追梦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创新实录 

  新华社记者徐扬 王莹 石庆伟 彭卓

  九天揽明月,五洋缚苍龙。

  在中国飞天探海的逐梦之旅中,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

  他们研发的控制系统,为“蛟龙”号装配了大脑;他们研制的“海斗”,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万米级水下机器人的国家;他们提供的空间视觉技术,在天宫二号上精确引导着机械臂圆满完成抓取、拆卸等试验任务。

  不忘一颗“初心”——他们是永怀国家责任的先锋,不断创造科技传奇 

  三月的西北印度洋,碧海蓝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身上的五星红旗,辉映于海天之际,如同一颗跳动的心。

  沈阳自动化所是“蛟龙”号大脑的研发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看来,为蛟龙装上大脑、研制天宫二号机械臂手眼视觉系统,不是石猴出世,也不是靠“拿来主义”,凭的是一颗为国奋斗追逐梦想的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北海油田。一群中国的技术人员目睹了钻井平台机器人深潜作业的场景,大开眼界也深受刺激:“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机器人啊?”

  那时候,机器人在中国尚是冷门。“中国研发水下机器人势在必行!”时任沈阳自动化所所长的蒋新松毅然将机器人定为全所的主攻方向。正如探索太空需要火箭和卫星,探索海洋一定需要水下机器人。

  1985年12月12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国内有关单位合作研发的“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在大连旅顺下潜60米,首航成功!

  这是中国第一台遥控水下机器人。

  从此,蒋新松带领全所“拼”字当头,不舍昼夜……蒋新松用生命诠释了一颗初心。1997年3月,他倒在工作岗位上。办公桌上,一篇他去世前一天修改的研究报告墨迹未干……

  蒋新松走了,他未竟的事业薪火相传——封锡盛、王越超、曲道奎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带头人。

  他们的机器人家族已“儿孙满堂”。水下拥有蛟龙、潜龙、探索等多个系列,形成了载人和无人兼备,全海深、长航程的探测能力;在地面、空中、航天、南北极科考等领域也全面开花,创造了20多项国内“第一”。

  今天,人们都在叹服当年蒋新松的眼光。现任所长于海斌说,造就这种眼光的是责任和忠诚。“如果什么赚钱做什么,那么国家战略由谁来服务呢?”

  “服务国家需要”——简单几个字,分量却重如千钧。

  在沈阳自动化所,没有空谈者,只有实干家。有人耐不住清苦走了,更多人留了下来,还有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他们都是为了心底的那抹红色。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从陈景润到蒋筑英,从邓稼先到蒋新松……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扛起国家责任的人前赴后继,中华民族复兴的车轮才得以滚滚向前。

  秉持一份耐心——他们就像士兵坚守自己的阵地,以十年磨一剑的坚韧赢得未来 

  从零的突破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名不见经传的科研小所,到“中国机器人城堡”,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的一句名言,也许就是答案。

  1982年,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通体乳白。从此,白色成了他们的偏爱。

  纯净的白色所透出的,正是他们内心的冷静与坚韧。

  30多年前,沈阳自动化所起步之时,人们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如今,沈阳自动化所“功成名就”,但科研人员“旧习”未改,比如“翻墙”。

  “所里超过规定时间要锁大门,大家为了多加班就翻墙进出。”时任所长的王天然院士也翻墙,而且翻得特别溜儿。外面人看见了就指着喊:“瞧,所长翻墙!”

  翻墙加班,至于吗?“工作像赛跑,起步晚了,能不加油追吗?”“80后”工程师徐春晖说,“今天我们吃的苦,将来都会成为国家的财富。”

  水下机器人是攻关重点,水上试验是家常便饭,有的人一年里有100多天在湖里、海上漂着,无论寒冬暑夏。

  副研究员赵宏宇就是一个。女儿一岁多时,爱人指着墙上的结婚照片教她认爸爸。等到他海试回来,问女儿谁是爸爸啊?小姑娘愣了愣神,还是指着墙上的照片……

  科学哪有捷径?一次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多少坚守与执着!从最初的“海人一号”,到去年闯入马里亚纳海沟“海斗”号,沈阳自动化所用了31年,将深度推进到了10767米。

  马里亚纳海沟,曾是人类的禁区。要踏破这个禁区,首要难关是万米水深之下110兆帕的海水压力,这意味着每平方米的面积上需承受超1万吨的压力。

  “海斗”项目组历经数百次压力测试,终于找到了利用补偿式承压密封原理,实现整机系统在万米压力下可靠有效工作的办法。

  “‘海斗’是站在几代水下机器人的肩膀上诞生的。”“海斗”项目负责人李一平说,“海斗”之前连续研发了14年,产生了4种相近类型的机器人。

  创新就像跑马拉松,拼的是毅力和耐力,考验的是耐心与恒心。沈阳自动化所的故事正是最好的证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从沈阳自动化所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耐心、一颗为科学不离不弃的痴心、一种有为事业甘愿付出乐在其中的冰心。这正是成功的真谛!

  抱定一种信心——他们就像争流舟楫上的水手,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超越 

  与工业机器人不同,在水下工作的“海斗”们身披的是黄色战袍——茫茫大海上,鲜艳的亮色在阳光照耀下十分醒目。

  黄,是一种视觉冲击力很强的颜色。而研发水下机器人需要极具冲击力的自信和勇气。

  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中国机器人的成功之路不是复制粘贴而来,而是靠不断创新突破铺就的。

  上世纪80年代,沈阳自动化所经过两年多努力,研制出中国首台工业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外形像只鸭子,仅能通过液压驱动自主地抬起手臂。“它精度很差,派不上用场,却是中国机器人的一次突破。”王天然说,“毕竟我们迈出了这一步!”

  后来,他们投入1500万元从国外引进机器人本体,加上自主研发的控制器,造出了10台工业机器人。在那个年代,他们的举动可是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的。

  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沈阳自动化所筚路蓝缕,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他们研发的胶囊机器人,可以在人类的指挥下替代常规胃镜,解除病人痛苦;终端执行器仅有头发丝万分之一的纳米机器人,将在癌症的靶向治疗过程中用来操作给药……

  在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突破自我。

  30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跨越了“三重门”:起步时不过是门外汉,只是机器人世界中的一名“听风者”;在学习中追赶,在创新中突破,“追风者”的脚步越来越快;如今作为“捕风者”,引领着中国机器人的未来征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