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晨报(2016.07.19):《华商晨报》记者专访刘开周
深海里的生物
机械手臂采集样本
蜘蛛蟹
深海里的鱼
■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王齐波 翻拍
“蛟龙号”结束科考任务
记者对话潜航员刘开周
7000米深海海底本该一片黑暗,实际上却是一片色彩斑斓,既有黄色、紫色的海参,也有白色的螃蟹、透明的玻璃海绵……
2016年7月13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及全体科考队员抵达青岛,结束了为期94天的科考任务。沈阳参与了“蛟龙号”的研制和试验性应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博士研究员刘开周作为它的潜航员也曾经七次潜航,主要负责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主控制系统。
海底世界的动物长得像植物
记者:7000米深的海底环境怎么样?
刘开周:在“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开始会看到观察窗外透出生物发出的亮光,但是几百米以下窗外已一片漆黑,即便是打开了“蛟龙号”10个远光灯,也仅能看到10余米的距离,海底温度只有一两度。
记者:深海海底地貌和陆地一样吗?
刘开周:海底地貌和陆地大致一样,也有高山、峡谷、平原、盆地,甚至还有火山。有时“蛟龙号”在海下深潜运行中迎面就会遇到陡峭的悬崖峭壁,有时还会遇到海下火山,附近海水温度最高能达300多度。我们要在这个环境下避开喷发的“黑烟囱”,还得取得附近海底的物质样本。
记者:海底生活的动植物是像我们看电视里那样丰富吗?
刘开周:浅海区生物还相对丰富,但是进入深海区有点像荒漠,过很长时间才能看到飘过来的很少见的鱼。有时候还能看到长得像植物似的动物,有的动物外形就像是盛开的百合花一样美丽,有的像是一棵蒲公英。
在历年海试过程中,有时可以看到正在蠕动的五颜六色的海参,有紫色、黄色、白色透明的、有的还发着点点亮光。还有红色的虾、海星、成群栖息的螃蟹。
机械手用网兜捕捉深海生物
记者:“蛟龙号”通过哪些部位收集这些生物标本?
刘开周:一般从海面潜至7000米深的海底约需3个小时,“蛟龙号”可以连续在海中工作10个小时。在“蛟龙号”的前方有两只机械手臂,这个手臂非常灵活,不仅能够抓取海底生物、矿物,而且能够使用网兜捕捉游动的海底生物。
机械手由主、副手构成,就是潜航员在舱内操控台上控制两个微缩的手臂,从而控制着舱外的两个大机械手。潜航员在日常练习中能够使用一只机械手握着水瓶,向附近的纸杯倒水,滴水不漏。
曾在南海海底插五星红旗
记者:每次深潜后,在海下会不会留下一些纪念物?
刘开周:基本上每次深潜时,都会在海底插上蛟龙号纪念标志。在中国南海海底科考后,在海底插入了五星红旗的标识,还摆放了“龙宫”等中国元素的纪念物。
记者:“蛟龙号”多次的海底科考,有无重大的海底发现?
刘开周:伴随着“蛟龙号”从几百米深,下潜至4000米直至7000米深,科考的惊喜发现也越来越多。像是在中国南海就发现了多金属结核等物质,这些丰富了我国科研成果。每次“蛟龙号”回收后,众多科学家都是欣喜分享这些海底标本。
潜到7000米深
舱内降温约16℃
记者:舱内的工作环境舒适吗?
刘开周:舱内工作空间较为紧张,要是一个人活动就得另外两人配合。并且舱内温度变化大,在海面上舱内闷热潮湿,温度能有30多摄氏度。但是下潜越深温度就越低,要是到7000米的深海,舱内温度仅有14摄氏度。
水下的伙食有点像野餐,会带一些面包、巧克力、水果等,但绝对不能吸烟。另外,由于“蛟龙”号上没有卫生间,因此舱内解手不便,在下潜前一天和下潜过程中,他们都尽量少喝水,避免吃辛辣食物。
记者:潜航员在下潜过程中是否也要穿“航天服”,在舱内是否会失重?
刘开周:每下潜10米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但是“蛟龙号”舱内基本是恒压的,不需要穿“航天服”,也不会经历失重。
记者:您在深潜中有没有遇到过惊险的事儿?
刘开周: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惊无险的故事。一次海上风大浪高,回到海面上已晚上六七点,在夜幕下母船上根本找不到“蛟龙号”,而我们在舱内又伴随着海浪摇晃不定,后来打开所有的灯才被母船发现。随后我们对定位系统进行改进,上浮后将定位信息自动发送给母船。
记者:“蛟龙号”如何与海上母船联系?
刘开周:这都是通过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在水下,只有用中低频的声波才能做到在水下的长距离通信。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潜入7000多米深的海底,我们3名潜航员向遨游太空的“神舟九号”航天员送去祝福,是通过北京中转进行“千里传音”。
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刘桐
(原载于《华商晨报》 2016-07-20 A04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