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英文缩写:SIA)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引领着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项第一。近年来,更是研发出了在陆地、海洋和空中三个维度应用极其广泛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今年11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在我国召开,届时将又是一场来自世界各地机器人研发机构和公司的机器人狂欢。
值此契机,我们精心策划推出了“SIA科普大讲堂”栏目第一季——机器人专题,带您走进沈阳自动化所神秘的机器人王国,一起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
自然情况:
直径:0.8米
体重:1.5吨
长度:4.6米
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
研发背景:“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实用化改造”课题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制定的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负责总体,联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
成长大事记
2011年2月课题立项
2012年底完成研制工作
2013年水下机器人本体命名为“潜龙一号”
2013年11月:圆满完成首次大洋应用性试验
2014年9月: 圆满完成大洋试验性应用工作
2015年4月:在南海顺利完成了海上验收试验,并通过了海试验收审查
2015年7月:“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实用化改造”课题以“优秀”成绩通过了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验收。
在试验和应用期间,“潜龙一号”累计下潜122次,在近海底累计工作236.5小时,航程达712公里,最大潜深达到5213米,单次下潜水下工作时间达到31小时,获取了大量的声学和光学探测数据。
研发意义
“潜龙一号”是我国首台6000米AUV深海实用性装备,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在我国首次开展了深海近底地形地貌、浅地层结构、海底流场合海洋环境参数的综合精细调查应用。
“潜龙一号”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使我国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技术及产品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综合办公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