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斌:潮头之上

发布时间:2019-10-31

  编者按:2019年盛夏,国科大记者团走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一探这个著名的“中国机器人摇篮”。曾经,有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不需要发展机器人;如今,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经迎来了产业的春天。无论遇到寒冬还是暖春,沈阳自动化所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机器人、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技术等对国家人民有用的研究方向,走在站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潮头之上。

  “做事业,就要站在潮头浪尖”——这是现任所长于海斌的人生体悟,也是沈阳自动化所的精神写照。 

  2000年,来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第七年,于海斌被任命为所长助理。这位36岁正值壮年的科学家,刚刚获得中科院优秀青年称号、“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别人眼里,正是一步步稳扎稳打,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时节。 

  但他心里仍有困惑:“在此之前,我的科研工作多是沿着已有方向在做改进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觉得还不够深刻,不够有科学价值,很难起到引领作用。”那段踌躇岁月里,他也曾因为对跨越式创新的勇气不足,而放弃过一些研究方向,其中不乏多年后展现出战略引领态势的新方向。“想起这些,也会有点儿后悔。”他说,“我在这些经历中逐渐认识到,科研人不光要有踏实的作风、深厚的积淀,更要有开阔的眼界、超越的勇气——要敢于站在潮头浪尖。” 

  如今的于海斌,已经是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他的每一个决定,不再只关乎自己的事业发展,更关乎整个研究所的大局方向。“站在潮头浪尖”,是他自己的人生体悟,也是沈阳自动化所的精神写照。 

  学风:走在适合我们的方向上 

  来到沈阳自动化所之前,于海斌曾在高校任职多年。他很快发现,研究所有着明显区别于大学的风格。 

  “要我总结这里的特色,大概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吧。”于海斌说。 

  “求实”“创新”是沈阳自动化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研究所的精神所在。数十年间,这个研究所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中国“机器人的摇篮”,在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面对科研成果转化这个世界级难题,沈阳自动化所迎难而上,“天宫”对接、“蛟龙”入海、“海斗”探渊、类生命机器人重新定义医疗康复、自动化生产线解放危险工种、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在这里,许多科研成果的转化显得自然而然,如同顺流而下,江河入海。 

  “沈阳自动化所一代代人做研究,都奔着一个‘实’字,几乎已经成了骨子里的本能。”于海斌说。 

  第一任所长蒋新松,围绕国民经济重大需求,面向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对整个研究所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也奠定了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基石,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第二任所长王天然,锐意发展机器人与先进制造技术,建成“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创新基地,创办了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第三任所长王越超,坚持机器人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领导建成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把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第四任所长的于海斌,乘着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东风,领导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取得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谱系化智能海洋装备、工业物联网、制造互联解决方案等一大批创新成果,终结了相关领域国外垄断的局面。一代代沈阳自动化所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若干重大突破…… 

  20多年前,沈阳自动化所最早在国内提出研发核安全遥控操作机器人,当时受环境所限,应用衔接并不顺畅,但由于积累了相关核心技术,如今国内一半以上的遥控反恐防暴机器人由沈阳自动化所研制…… 

  电力巡检机器人立项之初,国内至少有3家团队各自攻关,最终只有沈阳自动化所的产品能在现实环境中发挥作用…… 

  “求实”“创新”的精神,就像基因一样,流淌在沈阳自动化所人的血脉里。 

  这个传统,也渗透进研究所对学生的培养风格中。在沈阳自动化所学习实践的国科大学生,谁不得在实验室中学以致用,在实验现场反复求证?又有哪一篇文章不是对实践和需求的升华?有哪一项专利不是来源于脚踏实地?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以论文产出为主要表征的科技评价体系中,沈阳自动化所显得有点不适应。相应地,毕业生手里原本沉甸甸的简历,也因为少了几分SCI影响因子,而显得有些失色。 

  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措施逐渐落地,沈阳自动化所面临的大环境日益友好,他们的价值也日益得到主流的认可。而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卓越、实践经验丰富的沈阳自动化所毕业生,乘着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时代东风,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但所里的领导班子很清醒,“破四唯”绝不意味着论文无用,更不是浅尝辄止的好借口。过去,沈阳自动化所在科研上注重整体系统,对局部机理的挖掘相对薄弱。为此,他们着力加强工程科技的基础研究,在科学机理的探究上加强纵深。渐渐地,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上来了。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科研布局的最终目标,是坚持走出满足国家需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于海斌说。 

  师心: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材 

  作为一所之长,于海斌是科研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但跟许多同行不同,比起阐述研究所对研究生的培养之道,他更爱强调研究生对研究所的助推之力。 

  与中科院其他研究所相比,沈阳自动化所的博士生教育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这里才开设了第一批博士点。这一年,是于海斌在沈阳自动化所的第四年。他亲眼见证了在此之前,研究所在基础研究推进上的艰难吃力;也直观地感受到博士生的到来,给科研工作带来的巨大助力。 

  “学生是我们所宝贵的创新生力军。”每一年的毕业典礼上,于海斌都会对学生们讲起这些事。不怕他们骄傲,只怕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重要。研究所与研究生相互成就——研究所既是承载学生、托举学生的“水”,也是学生用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推动着勇往直前的“舟”。 

  相比其他研究所或高校,沈阳自动化所对学生的宝贵,体会尤其深切。除了博士点姗姗来迟之外,命运还给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2000年时,沈阳自动化所从为学生的利益考虑出发,决定暂停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先把所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提高上来,再增加招生名额。 

  然而,在此之后,国家对研究生招生规模实行了宏观调控。正默默致力于“筑巢引凤”的沈阳自动化所发现,虽然他们的“巢”越搭越好,但“凤”的数量不允许再增加了。 

  在这一遗留问题影响下,沈阳自动化所的研究生数量在整个中科院内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研究生的这种稀缺性,让沈阳自动化所从领导到老师,都把学生当成“金饽饽”,倾尽一切努力悉心培养。从2015年到2019年,所里有4名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鉴于全中科院每年只有50人能获得院长特别奖,这个成绩可以说是殊为可贵。近年来,还屡有学生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荣誉,或在顶尖国际学术会议上斩获优秀论文奖。沈阳自动化所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即可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受到华为、阿里巴巴等高科技或互联网公司的广泛青睐。 

  苗虽疏,育更精。在暂时无法争取到更多招生指标的限制条件下,沈阳自动化所把最大的希望,寄予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材、成功上。 

  聚力:不让人才变成木桶的最短板 

  “即便如此,学生数量上的欠缺,仍然是沈阳自动化所这只‘木桶’的最短板,严重制约着我们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能力发展。”于海斌说。 

  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着补短板。 

  2018年年底,沈阳自动化所牵头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院正式揭牌。沈阳市人民政府全力支持他们育人办学,不仅签署了共建协议,还投资建设学院的基础设施。 

  机器人学院初期规划占地面积150亩,终期规划占地总面积约300亩。在这里,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生活区即将拔地而起,等待着同学们“拎包入驻”。 

  “我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马上就会大有改观了。”于海斌笑道,这是他近来最欣慰的事情之一。 

  就像每一个地处东北的科研机构一样,沈阳自动化所同样面临着人才“难引进、易流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培养的可用之材便显得尤为珍贵。 

  为了留住更多国科大优秀毕业生,沈阳自动化所创立了独特的“提前留所”机制——那些已经展现出优秀特质和发展潜能的博士生,可以在博士二到三年级时自愿与研究所签订提前留所协议。提前留所的博士生可以享受相当于职工的经济待遇,等到正式入职后,这段时间也可以折算为工作年限。 

  “通过这种策略,我们成功争取了许多优秀博士生。与其他研究所相比,沈阳自动化所的博士生留所比例明显较高。”于海斌说,“目前担任所长助理的曾鹏、刘连庆等优秀人才,都是经由这一途径留所的优秀代表。” 

  这些留所发展的年轻人,没有辜负当初研究所寄予的一片厚望。目前,在他们中已经诞生了1名“杰青”。沈阳自动化所也会继续以一片师者之心,为他们铺路开道。 

  于海斌的学生孙兰香,也是一名提前留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如今已是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早在2015年,她所领导的团队就实现了我国钢水成分在线检测零的突破,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40吨级钢包的钢水成分在线检测。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没有企业敢给这样一项还在成长中的技术投资。“明明看到了曙光,太阳却一直躲着不升起。”孙兰香感叹,经费不足的压力、默默无闻的成绩、不被普遍看好的现实,让她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段艰难时光里,于海斌给了她鼓励:“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有50%的把握,你就要按100%的努力去做,这样你最终就真的能做成。”如今,孙兰香带领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研究团队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赢得了知名度。沈阳自动化所宽容的科研环境、坚定的支持力度、友善的人际氛围,还有于海斌等师长同事的关怀帮助,都让她一直感怀在心。 

  所魂:做事业就要站在浪尖潮头 

  放眼当今世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热潮席卷而来,方兴未艾。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深耕数十年的沈阳自动化所,仿佛老树迎来新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繁花。 

  在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机器人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将这股热潮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浪头。 

  这是机遇,仿佛多年来积攒的一身功夫,突然成了风靡天下、万人憧憬的神技,先手优势、厚积薄发,都是行走武林的巨大财富;这也是挑战,就像一片平静而略显低调的田野上,一夜春雨,萌出无数新笋,热闹喧腾之余,竞争压力也陡然上升。 

  “当年我们早起先行,面对的是一片蓝海,也赶上了不少红利。如今大潮澎湃,我们就成了大浪里的一颗小水滴。”于海斌说,“我们有个平常心,就是不管浪大浪小,这滴水都要占好自己的位置。” 

  从2014年起,于海斌带领下的沈阳自动化所领导班子经过战略思考,推进了一项重要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率先”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布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海洋空间特种机器人等重大战略研究方向,建设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 

  这项举措,延续了沈阳自动化所提前落子、先行布局的一贯作风。这家历史悠久的老牌研究所,曾经为开启中国机器人的历史序幕走出关键一步,曾在不被理解的处境中开创多个超前领域,直到时代证明他们的先见之明。如今,他们再次抢占先机,立身于潮头之上。 

  “做事业就是要站在浪尖潮头。躲在浪底下的人,连喘气都不容易。”于海斌感慨道。 

  回想年轻时放弃某些研究方向的遗憾,他说:“科研之路本就困难重重,技术应用研究的道路上,更有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前瞻性的眼光,没有对大方向的把握,没有对所做之事的信念,是很容易在困难面前缩头却步的。” 

  于海斌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网络化控制系统”。沈阳自动化所决定发展这个领域之初,相关研究在国际上也处于摸索阶段,在国内也尚未得到共识。“这也能算重要的工作吗?”“这项技术能用在什么地方呢?”——质疑声中,于海斌等沈阳自动化所人不再动摇、毅然上路。如今,他们已经积聚起100多人的大团队,不仅能与国外团队同台竞争,还能率先提出国际标准。 

  而今已过天命之年的于海斌,品尝过放弃的遗憾,也体会到了坚持的价值。他常对学生讲,年轻时不要执着于一时得失,也不要总盯着眼下的利益,一步步走下去,坚持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这么说话有点儿风险。君不见,网络上盛传着那句流行语:“只谈梦想不谈钱,就是耍流氓。” 

  但于海斌自认有这么说的底气,无论是沈阳自动化所的风雨历程,还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都在为这些话做着最好的注脚。(《国科大》2019年第4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