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佳绩可贺,“海人”文化当歌

发布时间:2018-11-19

建所60周年有感 

    封锡盛  李一平     

  四十年前,1979年蒋新松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示教再现机械手和水下机器人”的研究课题。1986年,中国第一台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诞生,基于这支研究团队“海洋机器人研究部”于1988年正式成立,从此,我们有了习惯上的称谓:“海人”。三十年来与国家改革开放同行的“海人”,不负时代使命,用丰硕的业绩向建所六十周年献礼。 

  今天的“海人”已经是个大家族 ,三个研究室近三百人的大团队,不仅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机器人专业研究机构。“海人”研制的海洋机器人囊括了全球的主要类型,面向海洋科学、海洋安全、海洋工程和深海资源四大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先后开发了遥控、自主、水面和混合四大类型、八大谱系海洋机器人,包括“潜龙”、“海翼”、“探索”、“海极/海斗”、“防救”、“长航程”和“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等,全面进军了海洋机器人的各个研究领域。以深、远两个维度为发展方向,从近海到远洋,从海面到深渊,“海人”的足迹踏进了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马里亚纳海沟。 

  30年时间里“海人”人跨越三大步,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打基础,90年代跟踪学为主,新世纪创新靠自主。 

  多年来“海人”在水下机器人领域创造了十多项国内第一,大多数研究课题在国内均具有开拓性和引领性。众多科研成果接近或达到了与国际相齐水平,有的项目技术指标已居世界顶级行列。 

  “海人”取得的骄人成绩赖于多种成因,不断发展和积淀形成的“海人”文化是重要因素,基于这种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生态圈,包括:前沿技术探索、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设计、研发、试验、评价、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应用与服务、成果转化、教学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海人”已经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40年结缘海洋,熔铸“海人”原动力,“海人文化”显生机 

  大海胸襟宽广,包容奔放;大海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有无穷的力量,这些源于大海中每一滴水、每一片浪花的凝聚。大海锤炼着“海人”队伍的每个人,培育了探索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和蓄积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造就了特有的“海人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思想、精神与信仰的力量,一个科研集体的文化力量更多地体现为凝聚力和创造力。“海人文化”包含:崇尚集体力量的精神;不断探索科学前沿的勇气和决心;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大协作的襟怀和苦干实干脚踏实地的作风,这些体现了“海人”团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学术思想、信仰和道德取向。 

  1、 依靠团队集体力量从事大型工程科学研究是团队长期以来坚持的做法和特色 

  它源于蒋新松倡导的团队作战思想并为后继领导者坚持和发扬。大型综合性项目参研人员众多且装备研制周期长,“海人一号”、“探索者”号以及“长航程”等项目的研制工作都有数十名乃至百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但是,研究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工作量不平衡,难度不一,每个人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贡献权重相差巨大,这要求全体成员具有责任心、基于共同理念顾全大局和乐于奉献,蒋先生为此团队精神自豪,曾形象地将沈阳自动化所与其他研究单位进行比较,他说:一对一单打对方能赢,二对二双打可能平手,三对三我方胜算的几率大。这是源自于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的文化,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年轻时接受的时代教育使他们容易接受这种文化和理念,新时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仍被年轻人认可和传承是难能可贵的新精神高度。靠着这种精神“海人”团队在并非优势地域连创佳绩,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2、 勇于探索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海人”团队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各类先进海洋机器人几乎都进行过探索研究。所开展的研究课题绝大多数在国内具有开拓性,一些重大项目如:遥控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机器人;轻型水下机器人;海底行走机器人;长航程水下机器人;6000米水下机器人;万米水下机器人等均属国内第一。国内制造唯一能参与国际竞标并提供海上服务的中型水下机器人,国内唯一大批量生产的海洋机器人,皆出自于“海人”团队。2016-2017年我所研制的“海斗”号七次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沟底,创造了10767米和10888米的记录,世界上仅有美、日两国有类似记录。深度是体现海洋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海人”上一代科研人员给出的记录是6000米,年轻人几乎将这一数据翻了一番。 

  众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受到权威部门表彰和赢得媒体广泛赞誉。在很长时间内引领国内该领域的发展,肩负起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 

  3、 虚心学习的态度 

  向国内、外一切先进思想、理念和技术学习是“海人”团队的求实态度,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比,团队认识到前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缩短这段路程明智的选择是虚心向别人学习,三次重大国际合作是这种学习态度的例证,80年代中期自美国引进中型潜水器瑞康90年代初与俄罗斯合作研制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以及与意大利合作研制海缆埋设机,这些国际合作使团队的研究水平从摸索探索阶段提升到相对成熟阶段。外方先进的科研机制,科研人员严密、严谨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素质和修养都使“海人”人受益匪浅,成为海人文化形成的要素和外因。 

  4、“五湖四海”大协作 

  海洋机器人虽然起步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但它是国家需求和也是科技界共同责任,发展海洋机器人事业是国家行为,大协作是不二选择。“五湖四海”是蒋先生及其继任者践行的理念,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曾是我们多年一路同行的战略合作伙伴,新世纪里这个名单已经大大加长。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聘请外单位的专家作总师是没有先例的,国内各界朋友及所内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无疑都是“海人”团队成长的重要的资源,也是海洋机器人事业不断走强的哲理。 

  5、 优良作风代代传承 

  蓝色的大海并不总是平静、美丽和浪漫,它更多展现的是咆哮的脸,海上试验艰辛且充满风险,船上生活枯燥、乏味、晕船,面对这种艰苦条件,为了海洋机器人科学研究的进展,近些年每年都有数批科研人员、几千人天在海上度过,‘我们拥有用青春和生命挑战深海的深潜英雄;晕倒甲板躺着指挥作业的硬汉;夜以继日连续攻关的青年小组;带着无人照顾老人参加海试的好男儿;勇探高纬度冰区和深海冷泉区的80后;有人刚刚喜得千金,也有人出发前刚刚完婚,还有的人在海上生病,吐出了胆汁’,这是节录几位主任上报材料中的一小段,是今天年轻人风貌的一个侧面。 

  翻开历史,1985年,南海,中午骄阳似火,头顶烈日,身下甲板能烤熟鸡蛋。一位老同志独自盘坐在甲板上一圈一圈的精心维护脐带电缆为的是不误下午的试验。一台设备需要有人下到海面布放,可是大鲨鱼就在稍远处游来荡去时而跃出水面,一位老同志推开准备下海的年轻人说:我来吧,我比你年纪大,无后顾之忧。1997年,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回收人员在激烈颠簸的小舢板上,时而被举上浪尖时而被推向波谷,落差两三米有时高达5米,还要面对头顶上几十公斤重上下翻飞的吊钩,完成挂钩作业是有风险的甚至危险,面对这种作业回收人员没有半点儿迟疑。这样的事例多不胜数。令人高兴的是“海人”人的优秀的品质,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天。更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海人”人崛起,他们中的骨干正在挑大梁,担大责,用激情和青春甚至生命续写历史。 

  今天,一些“海人”人已经离开岗位,甚至故去,他们的贡献和功绩值得缅怀,当然,也不应忘记所内、外各方各界人士的关爱和帮助。“海人”的历史不长但也丰满,一篇小文难以尽诉,所庆之机仅此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二、新时代、新使命,打造海洋文化升级版 

  30年后“海人”将从“而立”迈入“花甲”之年,与共和国百年同庆华诞,这将是一段非凡的历史时期,为那时“海人”画像有点难,但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两个百年的目标是明确的,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倡导创新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员“海人”应面向世界、志向更高远,敢为世界先。为国家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创新思想和原创技术,这是当代“海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海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和科研生态,但是,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仍任重而道远,这要求“海人”更加尊重科学规律,保持定力;戒除浮躁,心无旁骛,靠时日积累原始创新;渐进式研究更多的转向变革性研究;加强基础理论、前瞻技术和储备技术研究,将创新作为“海人”文化的核心主题,打造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海人”将以创新升级版迎接共和国百年华诞 

  卅载佳绩可贺, 

  创新文化当歌。 

  海人故事多多, 

  新篇正在直播。 

  文后所附照片为1985年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结束大连海试后合影,共30人,除5位领导者,2位上海交大教师,余为我所科研人员,遗憾的是其中5位已经离世。 

1985年12月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在大连完成海试全体人员合影

作者简介:  

    封锡盛,男, 194112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 

  李一平,女,19633月出生。19859月至今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研究员。   


附件下载: